学院暑期学校举办教师能力提升系列讲座
更新于:2024年08月15日 阅读:0
澳门37000Cm威尼斯暑期学校期间开展教师能力提升系列活动,邀请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来院开展讲座,多角度助力国际中文教师成长和教学科研能力的提升。
上海外国语大学澳门37000Cm威尼斯院长张艳莉教授以《国际中文教师能力构建——基于<国际中文教师专业能力标准>的启示》为题,围绕《国际中文教师专业能力标准》,从开发背景、内容特点、应用探索和对国际中文教育及教师的启示几个方面,探讨“标准”视域下的国际中文教师能力构建与提升路径,指出面对新时代多方面的挑战,中文教师应通过自我提升来促进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
上海师范大学陈昌来教授的《语言类科研课题凝练与项目申报及论文写作的有关问题》,介绍语言类课题凝练、课题申报的有关问题,尤其是语言类课题论证和申报书填写中应注意的关键要素。同时结合自身的研究经验和体会,探讨了语言类和国际中文教育类论文选题与写作问题,为从事国际中文教师从教学中发现问题、展开研究指明了方法和路径。
华东师范大学的刘弘教授以《如何利用“信息差”改进汉语教学活动设计》为题,介绍了近年来对于“任务型教学法”的一些新认识,并且基于二语习得研究成果梳理了“有效任务”的基本原则,并从“建构信息差”这一角度分享一些任务型活动设计改进的实例。讲座基于教授不同层次学生和不同课型的实践经验,既是一场实用高效的教学技能培训,也是一场在研究和实践中不断提升教学技能的生动展示。
上海大学姚喜明教授的《历史大变局下的国际中文传播》以宏阔的视野梳理比较了中西方语言传播的历史与特征,引领国际中文教师站在更高的的层面认识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及其发展方向。指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国的崛起为中文的国际传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是中文传播的坚强后盾。中文的传播顺应历史需要,以互利共赢为目标,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四场讲座分别从国际中文教育的不同视角切入,涉及教师能力与素质、科学研究的方法、教学方法的应用以及国际中文传播的历史与现状,从国家事业到自身发展,从科学研究到课堂教学,与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面对面交流讨论,为老师们带来了新的认识、新的思考、新的技能。